top of page

三峽興隆宮媽祖廟歷史沿革

位於三峽老街內的三峽興隆宮媽祖廟,創建於乾隆四十年間(西元一七七五年),歷經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明治、民國共八個階段。至今約二三九年前,是由一群;福建省、泉州府、永春籍的先民,於乾隆初業入臺墾荒,為求海域平安於福建浦田『湄洲祖廟』隨身恭請蒞臺,先民有感『媽祖』神威顯赫,於乾隆四十年間籌資創建『興隆宮』至乾隆四十七年(西元一七八二年)落成,並由當時參與的十二姓氏,分設為七股信徒,每年『媽祖』聖誕日,輪值奉祀、主持慶典。歷經甲午戰爭後簽訂馬關條約,於明治二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五年)日本統治,日軍進入三峽,三角湧聯甲局於【興隆宮】成立【義勇營】群起抗日,指揮義民先烈抗衡日軍,日軍屢攻不下,一怒之下,遭日軍焦土戰術,燒毀、盡付一炬,重建的『興隆宮』。日據時期大正五年(西元一九一六年)日本推動『市街改正』拆除舊有『亭仔腳』改用紅磚拱廊騎樓和巴洛克式的三拱牌樓立面建築,使街面整齊劃一。『興隆宮』在原址僅分配一間狹長民房,做為媽祖的宮殿。不得已請媽祖屈身於中廳,前廳做為店面,因而有『媽祖店』之稱。後期又再改建整修,將緊鄰於興隆宮左邊的三角湧義民蘇力的舊居和右邊的愛鄰醫院併入,擴大廟宇。 『興隆宮』廟名為清代乾隆四十年間(一七七五年),由福建永春籍先民所取。媽祖廟為近代信眾之稱謂,二者合一。一零一年間第七屆第二次信徒大會,三峽興隆宮媽祖廟管理委員會提案、信徒議決通過,改稱為【三峽興隆宮媽祖廟】,不但承傳永春先民之人文歷史,更結合近人文思想來發揚光大,結合『宮』與『廟』為一體,開創台灣第一間宮廟稱謂之廟宇。民國105年歲次丙申年第八屆三峽興隆宮媽祖廟管理委員會,媽祖聖誕暖壽典禮攝影,現任主任委員陳福生​

三峽興隆宮媽祖廟,俗稱三峽媽祖廟。主奉天上聖母,座落於新北市三峽區民權街50號,創於1755年,位於三峽老街,與三峽祖師廟、三峽福安宮,合稱三峽區三大古廟。
清代福建泉州安溪、永春移民在湄洲天后宮祈求媽祖香火,赴臺灣發展,落腳臺北,抵達三峽。1755年,十二姓氏檀越鳩資建廟,以祀媽祖。而後十二姓檀越分為七股,每年輪值舉行天后寶誕慶典。臺灣日治時期,曾因起義軍與日軍交戰,毀於戰火。1924年重建。
七股屬性分配如下:
第一股:林姓  第二股:顏、王、李、呂姓  第三股:陳姓  第四股:大集姓  第五股:黃姓  第六股:周姓  第七股:鄭姓

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歲月,見證了三峽的繁榮、歷經八個朝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明治、民國),是一間經過烽火洗禮的老廟,三峽興隆宮也是三峽區民眾信仰的中心。興隆宮供奉的主神"天上聖母"俗稱"媽祖",是由一群來自福建省、泉州府、永春籍的漁民們,於乾隆初業入臺墾荒,為求海域平安,故於福建浦田"湄洲祖廟』"隨身恭請蒞臺,先民有感媽祖神威顯赫,於乾隆四十年間(西元1775年)籌資創建興隆宮並由當時參與的十二姓氏,分設為七股信徒,每年媽祖聖誕日,輪值奉祀、主持慶典。 甲午戰爭,滿清政府訂下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日軍於明治二十八年(西元1895)進入三峽,不甘外來異族統治的三峽人,群起抗日,三角湧聯甲局藉興隆宮成立(義勇營),以祖師廟為軍械庫和糧倉,公推"蘇力"為統領,挾擊日軍。
因此日軍在屢攻不下,而實施焦土戰術,入街即燒,三峽市街盡付一炬,火燒三日夜,興隆宮也難逃烽火災害,毀於兵役戰火之中。於1905年才加以重建。
日治時期大正五年,三峽市街改正(現在的老街、民權街),興隆宮在原廟址上分配到一間民房,做為媽祖的宮殿,從此"媽祖"委身於民之中,原有廟宇剩餘的土地,均被日本當局出售。興隆宮媽祖廟為三峽三大老廟之一,也是三峽民眾長久以來宗教信仰的中心(興隆宮、福安宮、祖師廟)。而福安宮供奉土地公又毗鄰祖師廟,使三座廟宇形成三角地標,也襯托出『三角湧』之寓意,里民對神明之信仰虔誠,長久沐浴神恩。

bottom of page